統計學的力量
最近在研究對焦問題。
It took a long time. But now am I here in Germany, to complete myself.
很多時候,都會不禁思考起來:到底是因為〞我能〞,還是〞我想〞才決定了行動。
〞我能〞代表了一種可能性,很多時候會不禁對其背後所表徵的可能性出現〞我想〞。
這樣說起來,〞我想〞雖是果,但〞我能〞才是因。
而這本身很容易就形成一種正迴饋。
而不知不覺就不斷在追求〞我能〞。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27/2011 12:35:00 下午
0
回覆
我思 謳啞嘲哳
有人很神奇地在實驗大樓廚房做了裝飾。
後面就是設計者。
-----
又有同事離職啦!
-----
A50/1.2的表現力很強,原廠提到的〞非點收差〞修正,慢慢地可以體會出來了。
APS-C 45cm 50mm F1.8 DoF=0.51cm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22/2011 10:13:00 下午
0
回覆
http://www.thebrain.com/
最近在玩的東西。
為了方便寫PAPER,正在把腦袋中的想法一個一個整理出來。
這個程式的概念很好,平常沒事就可以拿來了解自己到底是怎麼思考的。
不用註冊也可以用基本功能。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22/2011 08:59:00 下午
0
回覆
我思 心靈暖流
終於把一組qPCR做完了。剩下的就是等PT跟T2。
該開始動筆寫PAPER的內容了。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16/2011 11:34:00 下午
1 回覆
我思 獨在異鄉
成長,以及伴隨而來的消逝。
每當靜思時,都會覺得其實最令人恐懼的仍是對存在消失的無法理解。以簡單地話來概括,就是對〞死〞本身的無法理解。
我思故我在,相對的就是不存在,或做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思考本身的停止。
有很多方式可以轉移或減輕這個可怕的未知感,例如宗教或子代。但實際上,當在尋求所謂替代轉移的同時,也就是在藉之否定〞自身死亡〞的認知。在把未知交給未知的同時,也就是相當程度地在欺騙自己。
每個人都同時是很特殊又很一般的。
身為一個生物人,要遵從一定的法則;但身為一個思考個體,則是有其特殊的潛力。
〞我會死〞,這是當我第一次解理到自己是活著的生物時,同時襲來的恐懼。
最基本的活著,也就是讓死亡時間向後。
除卻所謂生物本能,之上剩下的還有更多的可能,更多的發展空間。
但如果真的完全除掉生物本能,那也不會在演化上留存下來。
就算是螞蟻,也是把生存的資源集中到蟻后來負責延續。
投注子女、關心親屬,說穿了也只是一種演化策略。
這就是生物性。道德觀只不過是一種多數協定。
每個人會選的路都不同,有可能相似,但還是不同。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14/2011 11:29:00 下午
0
回覆
我思 謳啞嘲哳
實驗空檔,偶然瞥見紅霞滿天。
以最快的速度衝去抓出相機,僅僅三分鐘的時間,景緻就已消逝。
人生也有很多事,就如同此般轉瞬絃轍;唯存記憶中的那抹紅霞。
金烏玉兔,何必執著。明日自有景緻。 ──《以送友人E》
-----
花了一整天時間整理房子,明天開始又要忙實驗了。
看著自然充電,總是會被感動,壓力也釋放許多。
-----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13/2011 11:13:00 下午
0
回覆
http://dc.watch.impress.co.jp/cda/lo...5/14/8469.html
http://forum.pentaxfans.net/showthread.php?t=67666
http://forum.xitek.com/showthread.php?threadid=826181
不要再用對焦板測了,那是錯誤的方式。
-----
使用機器前,要先了解機器工作原理。
不該是不求甚解的自以為是。
想要自動對焦準確,最好的方式,是原廠將鏡頭在各個光圈下的焦點偏移量都寫在FIRMWARE/鏡頭中,以供自動對焦自動校正。
但這些都像是多此一舉,我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眼睛,按一下景深預覽其實不難。
-----
http://blog.roodo.com/citta/archives/11685523.html
有人整理好的Focus Shift資料。
-----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13/2011 12:56:00 上午
0
回覆
先把討論範圍縮小一下,現在先只針對〞真實〞、與〞美感〞來討論。這兩者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。
要達到真實,在客觀上來說要有科學上的分析及比較基準,這個部份是一般狀況之下被人混淆誤認的;
〞真實〞,是所謂〞對事物描述的合理性〞。
這與一般所謂的〞美〞或由其衍生價值判斷是不同的。
可以試著去仔細思考,到底您是因為〞美感的價值判斷〞受到刺激而產生改變;抑或是對〞透過影像產生類似真實的感受〞這種感受本身的基準改變。
但不論如何,大部份的時間,只是因為自己的基準產生改變,而使兩者其中之一改變。
如果真的要求真實,那一張影像記錄之前,必須要先對環境進行各種參數,進行有統計效力的測量,這已經一般狀況無法達到的條件,所以一般的影像記錄,最多只可能〞近似真實〞。
單純就〞真實〞角度來看,近似與實際的差異,就是按每個個體對參數的敏感度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判斷。
所以,請先分清楚,到那個界限為止是〞個人的判斷〞、到那個界限為只是〞被記錄的參數〞。
這樣才是討論或思考〞真實性〞的第一步。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10/2011 09:48:00 上午
0
回覆
不過實驗卡住啦!
今天測了新的SYBR green,sensitivity低到令我咋舌。
明天開始要跑trouble shooting啦!
發言人
Faerie Bard
於
2/01/2011 11:17:00 下午
0
回覆